不会说话的石翁仲秒杀西方雕塑
丧葬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一辈子,只有三件事属于大事:出生、成家、去世。而丧葬属于入土为安、盖棺定论,是一个人一辈子最后的注脚,自然意义非凡。求一个好死,是中国人心里一种近乎执念的追求,客观上也反应出一些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在秦汉时期,已经开始有在陵墓前安设石人、石兽,称为“石像生”,又名“石翁仲”,是一种官方的礼制。虽然不同朝代对于具体的人物、野兽使用有所不同,但整体上而言,体现的是“文、武、义、节、孝”五种社会推崇的品格。
文,就是文官石雕;武,就是武官石雕;义就是马的石雕;节是虎的石雕;孝是羊的石雕。根据不同朝代对于动物的特性有不同理解,以及不同规格的陵墓有不同要求,石兽还有其它代表,如狮子、大象、麒麟等。
说起石雕这类的艺术品,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西方的“断臂维纳斯”、“思考者”、“大卫”这些,尤其学习素描临摹,已经成了一种教材。李白无意诋毁西方的艺术,但必须强调,西方那些玩意,获得了它不该有的关注度。中国传统丧葬文化里的石像生,无论是从传统的艺术审美角度,还是雕刻工艺上来说,或者是人们赋予的文化涵义来讲,都远超西方雕塑。
譬如说文、武,通常人们理解的“文”,可能就是饱览群书、学识渊博,辅佐君王有不朽功业;而“武”就是勇猛善战、开疆拓土、封狼居胥建功勋。实际上这些都很片面。
文,是有具体要求的。饱揽群书、学识渊博仅仅是基本功,简单说你有这样的本事,你该做什么?是要为苍生造福的,而不是混一个好职位、博一个虚名。
武,也是有具体要求的。要能守护国土,保障百姓安全,与侵略者英勇作战毫不退让妥协,所征之战皆符合正道大义的。
简单说,就是这些人都心怀天下,有着符合社会发展的信仰,并且为那份信仰可以抛弃一切,顽强斗争,坚守内心。固然,随着社会发展,有些事情如今看来很愚蠢、不变通,事情也许会过时,但背后的信仰穿越千年仍闪闪发光。
譬如说,商朝灭亡后,伯夷、叔齐不食周栗而死。现在看起来,就是傻瓜蛋,周朝比纣王的商朝更进步,这是弃暗投明的好机会,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
君不见,崖山跳海的悲壮么?正是有这样的血性和骨气,中华文明才能绵延不衰。有的人选择了绝不妥协,并非不知道随机应变,实为不屑也。
总要有人坚守,如果恰好上天选择了让你做这样的人,你愿意吗?又恰好这样的人都被尘蒙了,需要唤醒,你肯站出来吗?日本鬼子打进来的,投降派妥协派也说了很多好听的话,翻译过来就是“给谁打工不是打工,谁做皇帝不是剥削压迫,皇军太强大,我们根本不是对手,与其白白送了性命,不如投靠配合有吃有喝”。
有道理吗?有!但能听吗?肯定不能!这根本就是邪论歪理,粉饰的再好也洗不脱罪名。认贼作父还沾沾自喜,大丈夫岂能苟同?
伯夷、叔齐是饿死了,但是他们留下来一种态度:我的家,再破再烂,也是我的家,也许我没有能力改变好这个家,但是我情愿和这个家一起死,也不会和摧毁我的家的人共事。
现在的人,可能把生命看得过于重要了。于是为了生,失去了一些基本的判断。
信陵君是魏国的公子,有贤名,姐姐嫁在赵国。秦国攻打赵国的时候,赵国求救于信陵君,奈何魏王迫于秦国压力,不肯相救。信陵君乘着马车就去赵国帮忙,一是为不辜负贤名,二是为姐姐。事实就是如候赢所说,给饥饿的老虎投肉,白白送死,于事无补。
但人家就是宁可死,也要去。所有后来有了“窃符救赵”的故事,也换来了十多年的国家安宁。
你如果是信陵君,一个社会地位高,又特别有钱的人,通俗讲就是财富、地位、美人、美物都极其充裕的人,你会为了一种信念,一种信仰,毫不犹豫交出性命吗?
张仪,谋臣。当年为秦国争取了不少利益,还顺便坑了楚王一把。有一天秦国想要楚国的城池,楚王说我可以给你,你把张仪送来给我就行。
张仪已经是宰相级别的人物了,得知这事以后,主动跟秦王说我去。秦王虽然很想让张仪去,但也很犹豫,因为张仪得罪过楚王,这次楚王点名要张仪,去了基本上就是人头落地。
张仪是谋臣,他的信仰就是辅佐秦国成就霸业,为了这份信仰,只要能壮大秦国的力量,他不惜把自己搭进去。
现在,还有多少人,有一份信仰,并且随时愿意为了信仰,付出自己有的一切?恐怕,多数人的信仰,仅仅是“一门生意”吧。
三国时期,因司马徽评价诸葛亮与庞统,是卧龙凤雏,诸葛亮和庞统渐渐名气越来越大。
卧龙凤雏,得一而有天下。这样的说法虽然夸张,但两个人的本事确实相当大。
庞统早死,落凤坡因乱箭殒命。刘备常常想起这个事,就痛哭庞统,情之深堪比关羽张飞结义。为什么?
刘备心仁,乱世仁慈难成事。于是庞统为了刘备能拿下蜀地作为根据地,图谋霸业,不惜用自己的死来“正名”。后人如何评说,庞统无所谓了,他要的结果,达成了。
士为知己者死,盖莫如此。
这样的才称得上文臣武将,奇谋诡略,众人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众人在他们编织的气团下实现里阶段性的战略目标。
谋士,有谋大者为国,也有谋小者为民。但若不肯承担起责任,便称不上谋,讼棍而已。
相比如今网络里的通过编制剧本打造人设欺骗网民,早期的一些网络推手,尽管手段不算光彩,但至少不为私利,比较之下不由得令人钦佩。
大约十年前,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广州有一个母亲,为给女儿治病上网求助,但效果甚微。后来出现一个网友回复这位母亲,说你若不是骗子,从某地跪行至某地,我就给你钱,救你女儿,我有的是钱。
这位母亲救女心切,也顾不得许多,真的照做了。
但该网友不仅未兑现承诺,反而以言语相讥,然后玩失踪。
瞬间事件发酵,引起很大舆论。网民们纷纷指责该网友卑鄙可耻,戏耍本来就走投无路的、女儿重病在身需要救助的可怜母亲。网民们一边义愤填膺指责该网友,一边替那位母亲筹集救助资金。
在很短的时间内,因社会舆论效应,该母亲拿到了不少善款。而网民也把那位可耻的网友给扒了出来,并在舆论谴责下,该网友丢了工作。
一时间可谓千夫所指。但事件的最后,真相公布了,又一片哗然唏嘘。原来,整个事情都是该网友一手策划的。因为多次上网求助无果,引起不了关注,人们的善良早就被社会上的欺骗消费、浪费了,加上网络虚拟,很难再引起同情。于是,只好通过这种充当“坏人”的方式,激起民众的愤怒,再转化为怜悯,达成求助筹集医疗款项的目的。
当时该网友找到那位母亲,说出计划的时候,那位母亲觉得这是欺骗,并不是很愿意。但确实是女儿情况紧急,也没有办法。而该网友还表示:骗了人,骂名我来背。
等事情发酵以后,该网友自己也捐了2万元。十多年前的2万元,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何况他还为此丢了工作,确实很令人感动。
这放到古代,就是谋士。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要做成一件好事,采取了不太光彩的手段,但这并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且甘愿承担相应的代价。这是需要一种纯粹的信念支撑,才能够完成的。
代表文武义节孝的石像生、石翁仲,它们矗立在陵墓前。风吹日晒、雨打霜盖,岁月也许带走了它们本来的光彩,腐蚀了它们原有的面貌。但是,中国人赋予它们含义,从来都没有泯灭。
它们不会说话。不像断臂的维纳斯有着丰腴秀丽的裸体;也不像思想者有庄严肃穆的神情,却其实带着无端痛苦的冥想;更不像全身赤裸的大卫只会展示生动鲜活的躯壳。
它们不会说话,却可以和你对话,告诉你:人活着,可以做些什么,可以怎样去活着。
公众号:慈俭化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