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井口的井不是水井
说明:井口的井是盐井,可惜后来盐卤干枯了。虽然干枯不再出盐,却给我们留下这样一个地名,让我们知道重庆城周边竟然也产盐。倒回去几百上千年,谁掌握了盐,谁就掌握了千万人的命运。巴人虽然其他方面落后,但手中有盐,竟然可以与比自己先进比自己强大的蜀国、楚国抗衡,主要靠的就是盐。
井口老街
古时候,盐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稀缺的生活必需品。如果哪儿出过盐,不在古籍上留下记载,就会在地名、传说之类上留下痕迹。远古时代,四川盆地还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后来地壳变动,才形成陆地。重庆地处四川盆地边沿,与四川盆地一样,地下也有丰富的盐水资源。重庆古代就是产盐的重要地区,除了巫溪宁厂、彭水郁山这些著名盐井外,重庆主城也有,井口就是其一。井口这样的地名,就是因曾经出产过盐而留下的痕迹。明末时候,歌乐山下、嘉陵江边发现有盐水流出,于是就在此打井,建起盐井。有了盐,那地方就人丁兴旺起来,于是就形成街道,形成场镇。因街道在盐井附近,便叫井口。
井口老街在嘉陵江边,一条石板路,湿润光滑,掩映在黄葛树的浓荫里。街上冷清,狗在那儿打盹,鸡在那儿唱歌,不时传来推磨的叽嘎叽嘎声,悠闲而又舒缓。当年,井口是嘉陵江边的一个重要码头,江边终年都有木船停靠。站在街头,望着嘉陵江上的白帆,听着船工和纤夫呼喊的号子,很有些诗情画意。20世纪50年代初,从沙坪坝到北碚的渝碚路修通,热闹的地方逐渐转移到公路边去了,井口老街离公路有一道小山阻隔,于是便逐渐衰落。正因为如此,那老街才保留着当年的情景,至今也有一些怀旧的重庆人去“扫街”。
当年,坐汽车去北碚,车还未到井口,就有很浓烈的一股剌鼻臭味迎面扑来。那是一股农药味。重庆人对井口的认识,就是那农药厂。滴滴畏、六六六、乐果之类,当年都是紧俏东西。且不说农村,就是城里人要弄一点来杀灭诸如臭虫、跳蚤之类,也很难。不过,井口那地方的臭虫、跳蚤之类,早就有了抵抗力,再大剂量也不怕,甚至敢在那六六六粉里爬进爬出。20多年前,农药厂终于迁走,那臭味才逐渐消失,那路边被农药熏得奄奄一息的树木之类才重新焕发新机。
井口虽然很早就划归沙坪坝区管辖,但在重庆人心目中,那是很边远的地方。那时,公交车只到双碑,去井口只有坐去北碚的车,而去北碚的车又很少。改革开fang后,井口才逐渐融入到主城中来。进入新世纪,渝遂铁路修通,在井口形成一个巨大的交汇中心,那井口火车站竟然建在桥上,为井口增添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站在那桥上俯瞰井口,又别是一番滋味了。
作者:李正权 公众号:重庆乱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