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卜筮 > 奇门无真,六壬无假,太乙无象

奇门无真,六壬无假,太乙无象

奇门无真,六壬无假,太乙无象

术数发展至今,因推算方式不同,产生了诸多门类,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文王周易、纳甲六爻、四柱八字、梅花易数、紫微斗数、风水堪舆等等。而在众多术数中,其最为神秘的便是上古三式:太乙、奇门、六壬

太乙、奇门、六壬被人们称之为“三式”,并非后人臆想,此种说法古已有之。清人程树勋《壬学琐记》中便言:“唐时功令,以奇门、雷公、六壬为三式,雷公即太乙,所谓太乙雷公式是也。”,因此三式又传皆与黄帝有关,故又被称之为“上古三式”。

太乙、奇门、六壬同为盘式,但各有所重。万民英曾在《三命通会·论支干源流》中云:“古今高人达士,稽考天数,推察阴阳,以太乙数而推天运吉凶,以六壬而推人事吉凶,以奇门而推地方吉凶。”可见三式之中,太乙重天,奇门重地,六壬重人。

那么如此神奇的“上古三式”是否占断入神呢?在术数玄学这个圈中,常有一句话,叫:“奇门无真,六壬无假,太乙无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太乙无象

太乙神数为“三式”之首,相传是黄帝大战蚩尤时所创。《奇门五总龟》曰:“昔黄帝命风后作太乙,雷公或九宫法,以灵龟洛书之数。”

后世研习太乙者不乏其人。而精通者其术者也有史可查。

刘惇字子仁,平原人也。遭乱避地,客游庐陵,事孙辅。以明天官达占数显於南土。每有水旱寇贼,皆先时处期,无不中者。辅异焉,以为军师,军中咸敬事之,号曰神明。......惇於诸术皆善,尤明太乙,皆能推演其事,穷尽要妙,著书百馀篇,名儒刁玄称以为奇。惇亦宝爱其术,不以告人,故世莫得而明也。
《三国志·吴书十八·吴范刘惇赵达传》

即便是在汉代之后,太乙神数也被皇帝的史臣们所广泛应用。而且尤用于推算国家政治命运及气数。

如《南齐书·高帝本纪》中就有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史臣们用太乙之术推论历史事件的十三例。

史臣曰:案《太一九宫占》推汉高五年,太一在四宫,主人与客俱得吉,计先举事者胜,是岁高祖破楚......
《南齐书·高帝本纪》

但到了唐代,因太乙和奇门都是涉及军国大事的推演,被官方所禁,禁止民间研习。

如《壬学琐记》云:“唐时禁奇门、雷公不传”

后至宋代,三式略有解禁。在《宋史·志·艺文》中,太一(太乙)、遁甲、六壬有关的书目记载众多,但太乙的具体应用,则多成谜团。

以至于到了近代,太乙传世的相关古籍则是少的可怜,和唐、宋相比,可谓是断崖式下降。而现今人们所习的太乙神数知识,则多传于唐朝王希明的《太乙金镜式经》,也只因其在四库全书中有所收录,所以可以得到较好的版本。以至于在实用层面已经快要失传绝迹了。

所谓“大象无形”,一方面太乙所侧重的范围是军国大事,常人难以接触。另外也因传承较少且神秘或不流于市面,所以在三式中最为高深莫测的,故此称为“无象”。

术数是可实证性的,是可以用实践去检验的。所以很容易就能验证出一门术数预测的正确率。尤其是按现有的方法推算历史的大事,此法的准确率如何可谓是一目了然。就如同你获得一本残局图谱,但你对规则和走法是错误的认知,一样是得不到正确答案的。

如依据《太乙金镜式经》流传至今的推算方法,《南齐书》中所列太乙十三占例很难完美应对,略有牵强。所以现在市面所流行的推算,在其真伪性上不能不打个大大的问号。即便如今有人说自己太乙玩的飞转,那么只要让他倒推历史事件即可真假立判,都不用看他吹的什么日常案例。

而且太乙在其核心的基础积年算法上也有天坑。《太乙淘金歌》和《太乙金镜式经》/《太乙统宗宝鉴》的积年算法就不一样。对于随随便便就推算上千年的算法来说,基点的不同可将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另外,现今出土的汉代太乙式盘,和后世所传的太乙式盘也有出入。汉代太乙式盘是按照洛书排序,而后世排盘要错一,如太乙古籍排盘太乙乾宫为1,坎宫为8;洛书次序则坎1,艮8。虽然后世对于排盘为什么要错一,各代大佬在古籍中也多做解释,但和出土的式盘不能契合也是事实。这是否是为了隐藏什么而对传世的内容进行了修改?那么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只能希望能有更多的古籍被披露出来,使更多的人可以得见其“象”。

奇门无真

“奇门无真,六壬无假”,奇门指就是“奇门遁甲”。相传当年黄帝与蚩尤大战,黄帝屡战不克,后九天玄女授奇门遁甲于黄帝,终得以击败灭蚩。

奇门遁甲虽非三式之首,但就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而言,则是三式中最大的。

上从黄帝伊尹姜子牙,下至张良孔明刘伯温,在世人的认知中,历史上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军事大家就无有不习奇门遁甲。即便是后世的兵书中,也多将“奇门遁甲”列为独立章节进行讲述。即便是形容一个人博学,也要用“三教九流无一不懂,奇门遁甲无一不通”来做比。可见你不会点奇门遁甲,你都不好意说自己是个杂家。不得不说当代的奇门遁甲是营销最成功的术数。

而且奇门除预测之外,即可排兵布阵、有可驱役鬼神,更是增加了人们对奇门遁甲的无限遐想。

高获字敬公,汝南新息人也。为人尼首方面。少游学京师,与光武有旧。......获素善天文,晓遁甲,能役使鬼神。赵彦者,琅邪人也。少有术学。......彦推遁甲,教以时进兵,一战破贼,燔烧屯坞,徐兖二州一时平夷。
《后汉书·卷八十二·方术列传》

而且在历史上,奇门著书之人也颇多。在《隋书》志部中,以《遁甲》为名的书籍在三式中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数量第一。

而且虽然同为被唐代所禁之学,奇门的后世发展则和太乙大相径庭。一个几成绝学,一个则无限演化,流派驳杂。以至于造成了如见“奇门无真”的局面。

当代奇门按照用途可分为,预测奇门,阵法奇门,法术奇门。针对排盘又有飞盘、转盘、飞转合盘等,按预测又有年家、月家、日家、时家。遇闰还分拆补、置闰,还有道家、阴盘等。光排盘是飞是转都为谁为正宗打的不可开交,更不用说那些小门小派的秘传了,所以奇门之乱可见一斑。

这主要是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奇门同太乙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现存的古代案例太少。而且奇门的案例更是少到在正史中都没有。加之初始口诀晦涩难懂,所以即便各家理论注释不同,也不能通过古人的案例进行反证说明自己是错的。

最终的结果就是,各家各派,各说各话,我的是对,别人的是错,不断地在打理论口水仗。而真到了实战中,除了老师在讲课时讲解的那神乎其神的案例,又有几人敢拿自己的东西来验证呢?

反正“占法从来秘不传,三盘识透可通玄。而今指破精微诀,彻地参天一线穿。”所以能不能学到“”奇门,就要看自己的机缘了。当然,这也可能并非是奇门的问题,也可能只是学生灵根不足未入门径,不得其真知而已。

六壬无假

奇门因其影响力,经常和太乙去争“三式之首”的江湖地位。但六壬则和他们不同,在其创始之初,就是接地气的存在。因为六壬以人事著称,贴近生活,所以素有“人事王”之美誉。

虽然六壬的名头没有太乙、奇门那么响,但古人多认为其在三式中传承最早。《四库全书总目·术数二·六壬大全》言:“六壬与遁甲、太乙,世谓之三式,而六壬,其传尤古。”

我们从现有的文献上也能看到,在《吴越春秋》、《越绝书》中,便有记载伍子胥和范蠡用六壬占断事情的事例记载。虽然书的作者赵晔、袁康、吴平都是东汉人,但至少说明在汉代,六壬已经有了完整的体系。尤其是随着汉代早期六壬盘式的出土,越加的说明,至少在汉初,六壬预测的体系已趋于完整。

虽然同为三式绝学,因六壬多涉及人事,故此在历朝历代均未被列入所禁之列,不在打击范围之内,进而得到了良好的传承。故《壬学琐记》云:“惟六壬便于民用,不涉兵事,故不之禁,传其歧多,精者独鲜。”《唐六典·卷一四》亦云:“太卜令掌卜筮之法,以占邦家动用之事……凡式,占辨三式之同异。”原注:“一曰雷公式;二曰太乙式,并禁私家畜;三曰六壬式,士庶通用之。”

虽然在史料实物上,六壬传承较早,但其早期的著作并不丰富。在《隋书·志》中,共计二部十五卷(《六壬式经杂占》九卷、《六壬释兆》六卷)。

即便到了唐代,也才多了三部,分别是《六壬明镜连珠歌》一卷、《六壬髓经》三卷、六壬大玉帐歌》十卷。较介绍太乙和奇门的书籍,在书目数量上有着量级的差异。但这也恰恰避免了其被大量掺水、掺假的问题,从而做到了“传而不歧”、

到了宋代,六壬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界精英无不研习,宋仁宗更是亲自为《景偌六壬神定经》作序。与此同时,还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案例,其中影响后世的案例经典《六壬断案》便是出自这个时期。

并且在后续的传承中,明朝陈公献的《大六壬指南》,清朝的《六壬直指》,六壬发展源流极为清晰。而且在这些著作中可以清晰的发现,上到士大夫官员下至贩夫走卒,六壬在民间的生命力极强。民国命理三大家的袁树珊、韦千里也均有六壬的著作传世。

所以在六壬的学习当中,少有歧义。从六壬地盘定位、排四课、发三传、定六亲、论贵人、解神煞......所有步骤清晰明了。无论是刚入门的初学者,还是实战高手,都有相同的出发点。而初学者和高手之间,无非是论断方式和思维经验的区别。而且只要按照书籍循序渐进的学习,必能达到不错的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市面上除了大六壬之外,还有小六壬和六壬仙法,但都与大六壬没有什么关系。如果非要找相关性的话,那也基本上是奥巴马和奥特曼的关系。小六壬又称为李淳风六壬时课,因用手指掐算六种格局而成名,而六壬仙法则属于民间法派。而人们常说的六壬则是专指大六壬,学者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