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 > 儒家思想的故事真是非常难讲的

儒家思想的故事真是非常难讲的

在现代人的哲学思考中,人类的活动被看作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这个观点是极其本质又犀利的。因为,这就是人类生活的硬逻辑。不仅西人这样讲,儒家也这样讲。《大学》讲得非常清楚: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物有规律性,人有目的性。规律性出于本身,目的性是从结果来决定当前,知道结果决定当前,就接近道了。因为,人从目的性出发来与物打交道,使物向人的目的生成。因此,物也是通过人的目的性来把握的。而且,只有相对于人的目的性,物才有意义。

从逻辑上讲,这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观点却包含着多种可能性。不仅如此,每一种可能性相对于其它可能性都有截然不同的意义。然而,人们很少讨论这个观点的蕴含及其意义。

儒家主张,物向人的目的性生成。这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一种可能性。道家就不这样看。道家的基本观点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对于规律性我们越学习它,知道的越多。所以,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事情。但是,为道却不是这样,为道就是消减,也叫做减法,不断地消减人自身的目的,最好是把人的目的全部放空,完全做到与物同化的地步。也就是,合规律性主导合目的性。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其精神取向就是,物尽其性。物尽其性,也叫道法自然。儒家和道家的观点对比,就可以看出,儒家和道家虽然都讲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但精神取向是完全相反的。

显然,夫子知道,让规律性向目的性生成是很难的,但他仍然要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要与命运抗争。故他要人,敬鬼神而远之。但命运的力量却未必让人如意,故他讲,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他还讲,人要“尽人事,听天命。”后世儒家把这个观点概括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王阳明也说,人要“三不朽”,所谓“立功、立德、立言”。功、德、言正是人的目的性内涵。王阳明讲的“天理”正是合规律性向人的目的性生成的这一向度。人成了世界的尺度。所以,就有了“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我们知道,希腊人不是儒家的知音,而是道家的知己。亚里士多德就讲,静观的生活是人最值得过的生活。所谓静观的生活,是指,人不带索取的目的,保持中立,从而获得对世界的规律性把握。这是一种纯粹的“求知的天性”(to know by nature)。而带有人类目的的行为是政治行为和创造财富的活动。

儒家在现代世界中可以找到自己的知音。

现代的起点是“上帝之死”。培根则讲出其硬逻辑: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作为对规律性的揭示,是服务于人的目的的。知识就是力量所蕴含的命题正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只是,是目的性主导规律性的统一性。

问题在于,现代的硬逻辑的支撑导致知识世界的蔚为大观。知识是一个人进入世界的中介。哲学家波普敏锐地发现,知识世界已经成为人与世界连接的关键。从而,致力于丰富和发展“科学发现的逻辑”。在这个意义来比较儒家,就会非常清楚地发现,儒家是没有中介世界的让世界向人的目的生成。这是不是中西之间的根本差异所在呢?

至于要让世界向我们的目的生成这个命题是否是适当的(justified)?这是一个更大的事关命运的大事。信仰对此持否定态度。因为,当人让自己的目的主导世界的时候,人成为必死的存在物,从而无法克服虚无主义。虚无主义成了目的主导世界这个逻辑的魔咒。正因为如此,对缺少中介的儒家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仅从虚无主义的魔咒对人的折磨,就可以看到它的限度。尽管,我很喜欢《论语》,我在他对父子之间自然亲情的看重中,看到了一种深沉的情怀,但是,我还是不得不说,儒家不是现代的,它还会因为突出目的主导世界而强化现代世界的病症。

作者: 水心 公众号:道必中庸